跳到内容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最新!

协助非华语学生参与姊妹学校交流活动

 

香港许多学校都有取录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非华语学生,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脱维善)便是其中之一。近年,脱维善致力推动姊妹学校交流活动,积极鼓励更多非华语学生参与其中。然而,要有效地推动非华语学生参与,尤其是到内地进行实体交流活动,必须先了解他们可能面对的情境。脱维善透过以下方法支援在校的非华语学生:

 

一:语言

非华语学生一般把中文作为第三或第四语言,加上在香港公营学校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主要以广东话沟通,他们大多不善以普通话与姊妹学校的学生进行直接交流。

  • 校方事先安排老师、华裔生及其他中文能力较佳的学生作为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翻译员。
  • 校方购买即时翻译机协助学生沟通或鼓励学生利用手机内即时翻译的应用程式(APP)。
  • 负责老师预先与姊妹学校沟通,让他们安排英文能力较佳或懂广东话的学生参与交流。
  • 举办多元化的交流活动,如艺术表演、板球、指甲花艺术(Henna Art)和板画体验等。
  • 双方预早清楚解说交流重点和方向,让交流过程更加流畅。
  • 校方提供英文版的导览和小册子,让学生能对姊妹学校和当地景点有初步认识。

 

(6)Chinese Poetry Recitation with sister school students.JPG
两地学生在台上用广东话和普通话交替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

(2)Making Henna for sister school students.JPG
与内地姊妹学校进行文化交流——指甲花艺术(Henna Art)体验。

 

二:信仰及文化

脱维善大多数非华语学生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服饰和仪容上的要求一般与姊妹学校不同,例如:穆斯林女学生穿校服时需佩戴头巾,以及在夏天也要穿长袖衫裤;男学生可能留着胡子,甚至是长胡子。而基于宗教原因,穆斯林学生应尽量避免与异性有身体接触。此外,非华语学生一般较为活跃和直率,与内地学生的性格或有所不同。

  • 校方预先告知姊妹学校有关学生的文化特色,并透过学校网站和宣传影片让学生相互了解。
  • 在正式见面交流前,让学生进行「笔友」计划,彼此作初步认识。
  • 出发前向姊妹学校详细解释学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同时亦指导学生在交流时须注意的行为举止,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误解。
  • 尽量按性别分组进行交流活动,以减少男女学生之间的身体接触。

 

三:过关

在通常情况下,持有其他国家护照的学生需要在窗口柜位办理过境手续,需时更长才可完成整个程序;若学生属首次入境中国,柜位职员可能会有不少查询。

  • 若参与交流学生大多持有其他国籍的护照,且整个团队的人数相对较少(例如不超过30人),学校通常会集体前往为持有其他国籍护照人士办理过境的柜位。校方会安排一位老师先行前往,向柜位工作人员表明他们是同一团体,提出一起处理全体师生的过境手续。
  • 假若学生无法一起过关,校方会安排一位老师先通过检查站,并等待随后完成过关手续的学生;第二位老师将留在柜位处协助正在过关的学生,而第三位老师则会留守最后,照顾等待过关的学生。
  • 每位学生在过关时,应带备是次交流活动的相关文件,文件上须胪列主办和接待机构的详细信息、交流活动的日程,以及附有学校盖章的证明文件等,以便学生办理过境手续。

 

四:用膳

穆斯林的饮食受到限制,严禁食用猪肉和任何含酒精的食品,除海产食物外,所有肉类的处理过程(包括屠宰)亦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范进行,故他们不能进食任何未经清真认证的肉类;而信奉佛教或印度教的学生,则必须食用不包含任何肉类的纯素食物。

  • 学校事先与负责筹办交流团的旅行社领队(如有)明确沟通,确保他们理解个别学生对食物的特定要求,而作出适当安排。
  • 学校亦可主动寻找交流学校附近的清真餐厅资科,以便旅行社领队(如有)安排膳食。然而,交流团费成本可能会因而增加,行程安排亦须作相应调整。

 

非华语学生品尝中国清真佳肴。
两地学生品尝清真佳肴。  

(7)Letters and small gifts exchange with sister schoool.JPG
两地学生交换书信和小礼物。  

 

总结

要有效地促进非华语学生参与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关键在于学校要主动了解非华语学生的需要,事前与内地姊妹学校作出充分的沟通,并提供适切的支援协助,强化两地学生的交流及相互了解。期望上述分享可供有非华语学生的学校参考,只要学校愿意多走几步,便能让更多非华语学生体会与姊妹学校交流的乐趣。

 


返回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