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侯寶垣小學最新!
體驗校本課程 促進中華文化交流
青松侯寶垣小學(侯寶垣)與成都市金沙小學(金沙)均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兩校各自以校本課程為題,合辦了系列性的姊妹學校交流活動,藉以促進中華文化交流。
背景
侯寶垣自2020/21學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的支持下,開展校本中醫藥課程,讓全體學生認識中醫藥理論。此外,學校還參加了由中醫藥發展基金贊助的「中醫藥小學與社區推廣計劃」,讓學生進一步學習中醫藥知識及健身氣功八段錦。另一方面,金沙設有剪紙和麵塑藝術校本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並鼓勵學生以不同藝術方式表達對文化的理解。
侯寶垣與金沙在籌辦姊妹學校交流活動時,兩校教師提議以校本課程為交流主軸,讓學生加深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交流活動詳情
為籌辦具校本特色的交流活動,兩校教師先後進行了多次線上籌備會議。經深入了解對方的校本課程後,共同設計並進行了以下各項的線上交流活動:
八段錦練習
首項交流活動由侯寶垣學生向金沙師生介紹其校本中醫藥課程,並闡述了中醫藥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此外,他們亦分享在「中醫藥小學與社區推廣計劃」下所參與的多元活動,例如探訪老人院和製作與中醫藥相關的教學影片等。
在推廣八段錦方面,侯寶垣特地邀請了三位曾學習八段錦的家長教師會成員參與活動。在三位家長的帶領下,侯寶垣的學生與金沙的學生一同進行八段錦課。由於八段錦動作口訣中有許多詞彙與中醫學臟腑相關,其功法蘊含導引、調息及健身等效用,故學生能透過八段錦認識中醫藥文化養生的理念。
侯寶垣的學生及家長與金沙學生透過視像方式,一同進行八段錦課。
中藥香囊製作
第二項交流活動是侯寶垣校本中醫藥課程的延伸活動。活動中,侯寶垣師生除透過視像分享中醫學陰陽概念中萬物的陰陽關係,以及人體組織結構的陰陽劃分外,亦詳細介紹了中藥香囊與人體陰陽結構的關係和功效等理論。為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兩校預先準備了製作中藥香囊的材料,讓兩校師生可實時同步製作中藥香囊。完成中藥香囊製作後,兩校同學相互交流,討論對中醫藥概念的理解、製作中藥香囊過程的感受等,讓參與者對中醫藥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兩校師生同步製作中藥香囊。
傳統剪紙藝術工作坊
第三項交流活動是以金沙的剪紙藝術校本課程為主題。在金沙教師和學生的指導下,侯寶垣的學生通過視像交流,認識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在交流活動中,老師從基本的摺、畫、剪等步驟逐一講解,協助學生掌握剪紙的基礎技巧及剪出不同的圖案。這次線上藝術交流活動,讓侯寶垣學生體驗剪紙的魅力,感受傳統手工藝的樂趣。
麵塑藝術體驗
最後一項交流活動是麵塑藝術活動,兩校學生利用已添加顏料的麵粉和糯米粉,學習製作傳統手工藝。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揉、捏、塑形,將一團團麵糰變成各種造型,並特別創作可愛的熊貓形象。透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握麵塑藝術的基本技巧,也鍛鍊了耐心和手部協調能力。同學們在活動後紛紛分享創作心得和感受,進一步促進兩校的文化交流與友誼。
兩校學生參與藝術交流。
總結
侯寶垣和金沙藉其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進行姊妹學校交流活動,不僅為兩校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體驗,更能傳承中華文化。此外,透過邀請家長參與交流活動,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以及加深了家長對姊妹學校的認識。期望更多姊妹學校借助具校本特色的交流活動,互相加深了解,促進交流與合作。